“為邯鄲法院為民、公正、高效的作風點贊,我們還將進一步擴大投資、簽約新項目,為邯鄲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更多更新的活力?!比涨?,作為一起建設工程合同糾紛的原告,湖南某上市公司負責人特意給邯鄲市復興區人民法院法官打來電話表示感謝。
湖南某公司與邯鄲某公司因建設工程合同產生糾紛,標的額達3000余萬元。主辦法官多次到案涉工程現場實地走訪勘察,還與區政府相關部門一道做邯鄲某公司工作,勸他們積極履行自己責任,與遠在湖南的公司法定代表人和代理律師多次進行視頻調解,指明問題根源,解釋法律規定……最終促使雙方握手言和,被告分期支付原告工程款,糾紛得到徹底化解。
這是邯鄲市兩級法院充分發揮審判職能,積極能動司法,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邯鄲市兩級法院主動將審判執行工作融入優化營商環境中,充分發揮自身職能,全面服務保障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為當地經濟平穩向好發展貢獻堅實的司法力量。
融合創新 強化司法供給
邯鄲市兩級法院始終將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建成“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主推、責任部門分工的推進機制,并分別成立了優化營商環境領導小組,形成了“高位推動、上下貫通、齊抓共管”的工作態勢。
邯鄲法院倡導“人人都是營商環境,案案優化營商環境”的服務理念,針對性解決營商環境領域的難點焦點問題。針對融資瓶頸、勞資煩擾等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涉法熱點難點問題,2022年,邯鄲市中院出臺《企業法律風險防范建議四十條》等文件,拓展司法職能,主動參與服務保障企業發展。今年,邯鄲市中院著力研究企業合規改革工作,制定《關于加強涉案企業合規工作的意見(試行)》等,力促“能合規盡合規”,最大限度保障涉案企業正常生產經營。
邯鄲法院持續開展員額法官進企業和“法官優化營商環境辦實事”活動。法官走訪對接企業,對企業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司法問題,及時提出司法建議或可行性建議等,“零距離”提供司法服務,源頭化解企業糾紛矛盾,助推企業健康發展。不定期組織召開企業家座談會,結合企業行業特點就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典型涉法問題進行現場解答咨詢,受到了企業家們的普遍歡迎。
高效解紛 護航企業健康發展
邯鄲市某公司將四川某公司、李某告上法庭,要求二被告支付剩余租賃費等款物合計近500萬元。二被告不在邯鄲當地,提起管轄權異議上訴申請。承辦法官考慮到,二被告長期在外地工作生活,對邯鄲法院不夠信任,于是耐心解釋相關法律規定,用嫻熟的法律業務和細致的思想工作取得信任。最終,二被告撤回上訴。案件審理過程中,承辦法官通過互聯網進行遠程調解,最終當事雙方達成調解協議,約定詳細還款方案,該案順利審結。
邯鄲兩級法院積極強化司法供給,堅持把司法護企與審判工作有機結合,對涉簡案企業開辟“綠色通道”,最大限度降低企業訴訟時間成本。2023年1至4月份,邯鄲兩級法院審結一審民商事案件23633件。
便民高效是法院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內容之一。邯鄲法院積極推行在線立案、查詢、交費等訴訟活動,打造貫穿大廳服務、熱線服務、線上服務的智慧訴服新模式,有效降低企業的訴訟成本,助力企業“輕裝上陣”。2023年以來,邯鄲市中院細化審判輔助集約管理流程,實現深度集約、精細管理,建設12368語音訴訟服務中心,實現全市“接聽即辦、一號通辦、一單到底”的無差別、標準化、優質化服務,為法官減負、為審判提速、為群眾服務。
能動司法 化解企業痛點難點
近年來,邯鄲法院不斷構建市場化、法治化、常態化的破產審判工作體系,創新工作機制,提升審理質效,努力探索形成獨具特色的“邯鄲破產審判模式”。2022年,邯鄲法院共審結破產案件68件,位居全省首位。
邯鄲法院在全省率先開展破產工作預重整實踐,制定《關于審理企業破產預重整案件工作指引》,進一步統一全市法院預重整案件工作標準,暢通市場主體救治與退出通道,幫助仍具市場潛力的企業紓困解難。
邯鄲市中院與邯鄲市發改委、國資委、工信局等政府部門合作,建立常態化府院聯動工作機制,共同研討推進破產執行工作開展,維護當地經濟平穩運行。積極推進“執破協同”工作機制,在市政府與法院“執轉破”聯動工作機制的基礎上,進一步規范執行案件移送破產審查工作,推動執行程序與破產程序的有效銜接,通過“以破促執”“以執助破”,有效疏通涉“僵尸企業”案件執行難的“堰塞湖”,暢通低效劣勢企業出清渠道。
邯鄲兩級法院堅持善意文明執行理念和司法護企的宗旨理念,壓茬開展“冀執利劍”“涉金融案件集中執行”活動,集中執行行動常態化與日常執行活動緊密結合,保障企業債權及時兌現。充分利用債權入股、廠房租賃、商品抵頂、分期履行等方式,促成涉企雙方執結案件,避免因案件審執活動影響市場主體正常經營。邯鄲市中院制定《關于關聯案件集中執行工作的規定》,加大聯動、集中執行力度,將嚴格、審慎、文明貫穿執行工作的全過程,切實維護當事人權益,實現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保護創新 激發市場新活力
原告某畫廊是兩個注冊商標所有權人,這兩個商標具備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被告某化妝品經銷處未經原告許可,擅自在網購平臺銷售印有原告注冊商標卻并非原告生產的衣物。原告提起訴訟。一審法院綜合涉案注冊商標知名度、被告的過錯程度及侵權后果等因素,酌定賠償數額為6000元。被告不服,提起上訴。承辦法官多次溝通聯系雙方當事人,耐心講解相關法律規定等,最終促使雙方達成一致意見,被告即時履行。
邯鄲市法院借助訴訟服務中心的訴前調解機制,建成線上線下知識產權糾紛調解處理網絡。2022年,邯鄲法院共調撤知識產權案件1548件,調撤率達到83.45%,有效緩解了企業的訴訟負擔,在全社會營造了尊重創新的良好氛圍。
2022年,邯鄲市中院已完成永年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兩家基層法院的知識產權民事、行政案件管轄權下放工作,有序推進知識產權審判工作開展。他們建立重點企業聯系機制,深入知識產權密集型企業開展專題調研,了解企業在經營中的“疑難雜癥”,針對性提出風險防控和相關法律建議,助力企業創新發展。
2023年以來,邯鄲市中院著力建立健全知識產權協同保護機制,與市市場監管局簽署《關于深化知識產權協同保護合作協議》,與市檢察院聯合發布《關于加強懲治涉知識產權惡意訴訟工作框架協議》,與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委網信辦等多部門簽署《知識產權合作備忘錄》,形成有力高效的執法合力,協同構建知識產權“大保護”工作格局。
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邯鄲法院將積極發揮職能作用,延伸司法職能,更好地為服務和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優質法治保障。